1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和,乃是一个综合的范畴
包括音与音和,又包括音与指和及音与意和
明冷仙《琴声十六法》中对和亦有详细论述:“和为五音之本,无过不及之谓也
当调之在指,审之在指,辩之在指
弦有性,顺则协,逆则矫,往来鼓动,有如胶漆,则弦与拍和……”和乃中华民族之气度,中国思想之真谛,中国艺术之精神,中国音乐之理想
和与琴德相通,琴声乃为人心之表现
若想求得琴曲之超逸境界,弹琴者必须具备超逸之品格
有道之人在不清之琴上可奏出清音,其原因也就在于此
所以,练指之前,先要培养弹琴的气度,使弹琴者自身具有超逸之品格,然后再练其手指
两者皆俱全后,在每次弹琴之前还要进行心境的调节,做到仪态庄重,心情澄澈,气度舒缓,神思远高,在这种万籁寂静中发出清冷之音
雨水到了,蓄意窜上了枝端,打开了生存的优美
只能莫问出息向前走,不是不许,而是不许,由于我不只一次回顾看,一无所有梦普遍,每当我回顾看不见你时,就会感触此刻的本人很忧伤,内心酸的不是醋味,像是一堆余味
人们连表达自己的感情也进入了晦涩难懂的阶段,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清朝文字狱的兴起,禁锢了人们的手脚的同时,连思想都已禁锢
也许还有因为人起活越精细的原因,人在追逐一些物质的同时,渐渐地离自己的本真越来越远
生活在清代那个令人不能透气年代的龚自珍尚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仰天长呼,我真不知道,现在相对自由的人们到底为何不能洒脱地活出自己,表达出自己
诗是越来越朦胧了,晦涩得令人不知所云,几令人怀疑有文字狱的存在;小说说到底就只是为了讲一个故事,可是现在的小说却常常担负着太重的使命,像是经天纬天的杰作,令人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揉花了眼睛,搜尽了枯肠,仍是不明所以,连评价都不敢,“话到嘴边留三分”,到最后只好自认才疏学浅,不说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