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明十三陵地宫发掘纪录片(复活封存的记忆)
2023-05-06 00:39  浏览:57

明十三陵地宫发掘纪录片(复活封存的记忆)(1)

贾家营遗址出土的卜骨

当赤城七里河一带的新石器先民傍河而居、忙着打鱼摸虾时,大约又过了一千多年,宣化贾家营一带的新石器先民依山而住,他们架起火堆,用陶鬲煮制食物。他们,是“七里河的后人”吗?

今天,当我们随便拿起一个砂锅,煮一锅粥、炖一锅汤时,很少会去想:这个炊具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它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当时长得什么样子?什么人在用它?用它煮什么?

2010年,被称为红山文化第一人、现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郭大顺出版了《追寻五帝》一书,而这本书封面上仅有的一件文物是陶器照片,而它正是出土于宣化县关子口遗址的陶斝。

封面上的陶斝和贾家营先民使用的陶鬲有什么关联?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文化价值?本期,我们就从宣化贾家营遗址开始,去探探陶鬲的悠远历史……

明十三陵地宫发掘纪录片(复活封存的记忆)(2)

1984年贾家营遗址田野调查

塞北古鬲

1984年春天,沿着龙洋河两岸进行野外考古调查的组员们突然在贾家营村外的地上发现了碎小的陶片,一天的又累又饿一扫而空。

“灰坑”里有“宝贝”

从1979年到1982年,吉林大学考古系与河北省合作,在张家口南部蔚县壶流河流域开展田野调查和发掘工作,调查面积达数百平方千米,发掘面积数千平方米,发现了丰富的遗址、遗迹、遗物,这是张家口有史以来第一次从实物看到了自己的史前史。但张家口北部洋河水系的考古研究仍是空白,于是张家口文物管理所向省文物局提交了考古调查申请。

1984年春天,依照河北省文物局的安排,张家口文物管理所陶宗冶、孙鹏和宣化区、宣化县文物干部刘仲羽和李维组成调查组,到洋河的支系龙洋两岸进行考古调查。

这一天,调查组走到宣化贾家营村时,又累又饿准备歇歇脚。快进村的时候,正赶上两个村民在村边平整土地,刚刚铲平的地面隐隐约约可以看出有一片区域的土色颜色偏灰黑。这意味着什么呢?

陶宗冶说:“考古人对土的颜色是非常敏感的,因为不同颜色的土会有不同的形成过程。比方说红烧土,特殊性在于它是被火灼烧过的土,是生火后留下的痕迹,而目前已知的生物中,只有人类会使用火,所以在野外调查时,考古人会特别在意红烧土的出现。”

调查组走近一看,果然,这片土确实不一般,不仅颜色灰黑,而且里面还包含被烧过的草灰、红烧土块,以及灰色的陶片,种种迹象显示这是一处古代人留下的垃圾坑,考古人把它称之为“灰坑”。

一天甚至数日来的疲惫随着“灰坑”的发现一扫而空。眼看天色已晚,调查组员们一下子顾不得渴、饿、累,请在旁边劳作的农民帮忙,借助他们的工具铲平地面确定灰坑范围,很快,一个直径两米多、边缘清晰的不规则形灰坑显露了出来。

天黑前,“灰坑”被清理干净,那些被远古先民当成“垃圾”处理掉的陶片、工具,成了调查组捧在手心里的“宝贝”。

“坑里的宝贝主要是陶片,不仅多,而且大,破口也没有磨损,一看就是当年陶器破损后直接丢弃到坑里,没有经过后期扰动。这对今后能拼对、复原出完整陶器是个极好的兆头。除陶片外,坑里还发现了大量的兽骨、磨制的石刀、蚌刀、卜骨和骨箭头。”陶宗冶说。

这座“坑”究竟属于哪个时代呢?

明十三陵地宫发掘纪录片(复活封存的记忆)(3)

贾家营遗址出土的陶鬲

“炊具”里有“文化”

满满几编织袋的陶片运回市文物管理所,接下来的工作是看看能否复原出完整的陶器。

拼对陶片是个磨人的细活,调查组员孙鹏是这方面的高手。他先根据陶片颜色、纹饰找出同一件陶器的口和底,然后把颜色、纹饰相同的陶片按照破损茬口一片一片对接起来。经过几天的拼对,一件件完整的陶器被修复出来。除了常见的陶盆、陶罐,还有一个堪称中国古文化“标准化石”的器物——陶鬲,在孙鹏的手中也神奇现身了。

鬲,这种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器型为什么会被考古学家视若珍宝?这得从鬲的产生说起了。

关于鬲是如何起源的,曾是长期困扰考古界学人的问题,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曾推测鬲是由三个尖底瓶的下部相结合而成的,不过未有实物作证。我国考古学家苏秉琦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撰写《瓦鬲的研究》时,也曾推论鬲的起源“大致在彩陶之后、黑陶之前的四五千年间”。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国考古工作、特别是长城以北地区考古工作的进展,鬲的起源终于找到了重要线索——不是在鬲出土较多、延续时间也较长的中原地区,而是在中原地区以北的晋中到内蒙古中南部地区。

据此可以推知,贾家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那么眼前这件陶鬲面貌如何呢?只见它,乍看是个形态肥胖憨厚的罐子,不同之处是它还有三个足,很像一个鼎。这三个足不是实心的,而是空袋足。

还记得新石器早期的尚义四台遗址出土的陶器吗?多为筒形罐,而且是平底。贾家营遗址的陶器不仅有盆、罐、瓮、钵,还有鬲。

上文我们提到过宣化县关子口遗址出土的陶斝,是一件陶罐下面加了三个空足。鬲是从斝发展而来的。鬲的空足变大,可以盛放更多水和食物,三个足放在火塘煮食比罐更稳,因为空足大受热面积自然加大,能更好地利用火源。所以,从8000年前的罐,到4000多年前的斝,再到鬲是中华民族先民在炊具认知上的一个飞跃,也是人们在对火使用上的一个飞跃。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当时的人们为了防止鬲在火塘煮食时炸裂,人们制作鬲时还有意往陶土里掺杂了很多小米大小的砂子,效果就像我们今天的砂锅。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由于鬲是中国古文化独有的器物,所以鬲被誉为中国古文化的“标准化石”。在世界古代文明中,鬲和鼎只有中国有,所以也有学者把中国古文化称之为“鼎鬲文化”。

明十三陵地宫发掘纪录片(复活封存的记忆)(4)

贾家营遗址出土的陶罐。

“文化”里有“火花”

当洋河流域第一次揭开史前文明的神秘面纱时,调查组按捺不住强烈的好奇心,于是,不久之后,调查组二探贾家营。这一次,还能收获满满吗?

二探贾家营,调查组先是在村外乡间小道旁发现了两件几乎完整的大口罐和一件盆,陶器颜色居然都是橘红色!除此之外,调查组还在附近另一个地方发现了一片单独的彩陶片。

这件陶片,让记者想起了2018年才发现的赤城七里河遗址。那这件陶片和七里河遗址,是“同一群人”吗?

“是。”陶宗冶说。

“那贾家营不同地点出土的不同文物,属于‘同一群人’吗?”我继续追问。

“不是。”陶宗冶回答。

这下子困惑了记者,那究竟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何为“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文化”这个概念,是考古界用来指不同文化性质的考古遗存,换我们的话说: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就是指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里生存着的不同的人类群体。比如人们熟悉的红山文化就是指距今6000-5000年前辽西到冀东燕山一带以玉龙、玉玦和彩陶为代表的人群。龙山文化又泛指4000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人类群体。同一时间中,不同人群之间相互往往有交往有融合,但也各有自己的中心分布区。

贾家营遗址属于什么情况呢?我们让文物来“说话”。

首先,最后发现的那片彩陶片距今6000年前,说明6000年前贾家营已经出现使用彩陶的人。这种艺术风格独特的彩陶目前集中发现于赤城七里河遗址,而七里河陶片纹饰显示出当时生活在赤城的这一群人和生活在辽西的红山人、中原的庙底沟人有文化来往,并且在往来中接受融合了中原和辽西地区的一些彩陶元素,但独特的彩陶图案又证实七里河人和红山人、庙底沟人不属于同一个文化人群。由于目前为止,这类彩陶文化在国内其它地点还没有如此集中发现,所以它代表了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

其次,那两件橘红色的大口罐和盆距今5000年左右,属于辽西北京地区雪山一期文化,这个文化的陶器在涿鹿、阳原也有发现,说明雪山一期文化发展繁荣时期曾从辽西北京地区西进来到了张家口。

第三,那些距今5000-4000年前的鬲、盆、斝、罐归属于以晋中到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为中心的老虎山文化体系。

一个塞北的古鬲擦出的是文明的火花。这些文物生动地说明,历史上张家口一带先后有本地,以及中原、辽西、晋中和河套几大文化圈的史前文化的人群在此生活。他们在迁徙、在聚集、在扩张,从而完成了文化的多元辐射、文化间的碰撞及融合。

文化发达的不同人群为什么会齐聚张家口?这和张家口的地理位置、和考古专家苏秉琦老先生提出的著名的“三岔口”论断有何关系?

精彩揭秘,尽在下期。

(记者 王宸胤)

,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