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运动在2.5亿年至6500万年前,为人类造就了大燕山这片山山水水。有山就有谷,而谷地有很多别名:川,沟,峡,峪,坝,塬,盆地。
承德市区地处滦河主要支流武烈河与滦河主流交汇点北部,就是一个很大的燕山盆地。
古时的承德盆地冬季非常寒冷,在承德的盆地的西北缘有一个热河泉,在呵气成冰的严冬,这里水是温的。热河泉水四季流入东边的武烈水,形成了一条很短的河,一年四季氤氲蒸腾。
今天我们对温泉已经很熟悉,它就是一种地质现象。大燕山本来就属于温泉分布比较广泛的地域。燕山最大的水系滦河古名——渜河(nuǎn),就是热水的意思。说明古滦河就有很多温泉的水流入,因此才叫渜河。
生活在这里的祖先们当然不懂现代人熟悉的地质,地理知识,所以对地下能流出热水感到非常神奇。就给这条小河起了个俗雅兼备的名字——【热河】。把自己生活地方称为【热河上营】。
因此【热河上营】——就是承德的乳名。十几户人家的热河上营渐渐长大就有了学名大号。
远古的猜想现在市区武烈河畔的远古时代,何时开始有人定居,老行驴考证不清。史前期的承德盆地, 属于红山文化圈。距今6000多年前一些新石器时代的祖先们,就在现今承德市市区外围,滦河岸边溜达,但是一直没有溜达到武烈河两岸。
这块被人类爱情遗忘的燕山盆地,漫山的森林,花草鸟兽自由地玩耍嬉戏。一条有温泉水流入的宽阔河流——武烈河,从盆地的中间向南不缓不急地流过.。
滦河由西北向东南滚滚而来,在双滦区西面,一条主要的滦河支流——伊逊河,如同一个孩子扑入了母亲的怀抱。
滦河带着众多儿女来到了承德盆地出口凤凰山下,流向改为由西向东,滚滚的河水变得平静舒缓,等待另一个孩子——武烈河投入怀中,滦河带领它的孩子们奔向东南去畅游大海。
从源头开始就不断有温泉水流入的武烈河,水温比一般河水偏高,历史上武烈河也被称为热河。温暖的河水让宽扩平坦的两岸,水草茂盛,形成了一片片热河湿地,尤其是热河泉流入的河口,一年四季温暖如春,是鱼虾和万千鸟儿的乐园。
承德盆地周围的山,在时长2亿多年的燕山运动中,受地壳切割,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很多陡崖的桥状,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圆山状,峰林状等地貌特征的景观山。
是谁从何时发现了这个地方,何时从游牧,渔猎生活,最终择地而居,无从考证。
默默无闻的热河泉的岸边,慢慢有了一户,两户,三户。不知道经过几世几代,到了清朝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玄烨47岁那年,康熙大帝遇见到热河上营时,这里有了20几户人家。
在承德武烈河东岸磬锤峰下,有一座康熙敕造的【溥仁寺】,寺内有康熙御制纪念碑,碑文是康熙亲自撰写。两句话概括了热河上营这块——【奥壤紫塞神皋】之地,却是【职方不掌,地志无闻】。
兹热河之奥壤,迺紫塞之神皋。
名号不掌于职方,形胜无闻于地志。
康熙1711年亲题的【避暑山庄记】和1713年的【溥仁寺碑文】,是了解热河上营历史重要文献。这四句话和【避暑山庄记】中对当时热河上营的概括一脉相承。
兹:取“这”意。
奥壤:取“田泽沃美”之意
迺(nǎi)取“乃”之意
紫塞:是官方第一次称热河之地为紫塞,与1711年【避暑山庄记】中的“金山发脉”,是一个意思。是康熙通过自己对热河上营周围的山脉观察后形象概括。
承德的山是有颜色的。因为,承德的山是典型的北方丹霞地貌。
承德的山主要成景的砾岩层,为河卵石与角砾混杂,胶结物为铁质和泥砂质,夹有钙质胶结的砂岩透镜体。
承德的山有着对阳光不同的折射效果,一天之中会因为阳光的照射强度不同,变换颜色。白日阳光下呈现出紫色,而在朝阳和晚霞映照中又呈现出金黄色。
康熙大帝观察入微,不仅看到热河上营山形奇特,更看到了颜色的变幻莫测。故有了“金山”和“紫塞”的称颂。
神皋:神明所聚之地,神圣的土地,指京畿, 肥沃的土地。因此康熙大帝称颂热河之地为神皋。
职方——中央和地方管理行政区划的部门和官员,从周代就开始设立,相当于我国现在国土资源部及地方的国土资源局。也指记录地理行政区划的书册,有文字,有地图。也可指【地方志】。
地志——地理书籍,【地方志】中自然山川河流的记载。
奥壤紫塞神皋之地,静静地,默默无闻地,等待着,等待着,等待着人类的发现,这一等就是几千年。
【燕山随笔之二:康熙大帝玄烨对热河上营的知遇之恩】
近期发布,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