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的肖战在浙江拍摄《狼殿下》,那时候他还不知道两年后,他会因为《陈情令》火遍全网。
27岁的胡歌凭借《仙剑奇侠传》系列爆款剧,成为炽手可热的古装小王子。
27岁的张译呢?在《乔家大院》跑龙套,演一个小杂役,暴牙突出,佝偻着腰。他给自己演的角色的评价是:面目丑陋。
闲聊的时候,导演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你记着,男演员28岁再不出来,您就洗洗睡吧。”
彼时,张译已经跑了10年龙套,没有一点出人头地的苗头。
1、调皮捣蛋的童年张译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爸爸是音乐老师,懂的乐器多,口琴、笛子、二胡、吉他、木风琴、钢琴都玩得很溜。他想把张译培养成多才多艺的小少年。
没想到,张译一点都没继承到爸爸的文艺细胞。一门心思只想着玩。
邻居家养的动物都被小张译祸害个遍。他拿大葱去喂兔子,兔子整个都疯掉了,撞破笼门,跑出去,不见了。他还在鸡头上尿尿。
小时候的电视机,看过之后,外壳会发烫。如果小张译偷看电视,爸爸一摸就知道。
后来张译想出一个鬼点子。冬天的时候,把一个装了雪花的盒子,当做降温器放在电视机上。
在看动画片之前,先记住原来的频道,看完了再调回去。电视机布也要摆放到原来的角度。
虽然这一切他都准备得无懈可击。
但是姜还是老的辣,张译的爸爸,去看电表了,发现电表的数不一样,就知道张译又偷看电视了。
好玩是所有小孩的天性。不过,爸爸是那种狼爸类型,不允许他放纵。文艺方面不行,那“武艺”总不能太差。
从4岁到13岁,爸爸要求他每天打羽毛球,两人边走边打,从家里走到松花江,如果在中途球掉了,就重头来过。
爸爸还要求他练习滑冰,要是他摔倒了,爸爸的飞毛腿就扫过来,揣在他屁股上。
好玩、不定性的张译,就这样慢慢地,被爸爸锻炼出做事严格的品格。
2、立志成为播音员,却阴差阳错成了演员张译原本的志向是当播音员。高考,他填报的三个志愿都是北京广播学院。
其实当时浙江广播学院已经录取他了,但他不想去。觉得自己肯定能考上北京广播学院。
张译的成绩确实很好。专业第一,文化课也不错。
可惜他运气不好。整个黑龙江只有一个招生名额。拿到名额的人,是少数民族,有额外加分。
张译落榜了。
正好当年哈尔滨话剧学院招表演学习班,张译虽然对表演一无所知,但在家人的劝说下还是去了。
在哈尔滨话剧院的一年时间,是张译最难熬的一年。
他不喜欢话剧,和身边热爱话剧的同学格格不入。
直到1996年底,他看了两场话剧:《一人头上一片天》和《地质诗》。看完之后,他嚎啕大哭。
张译第一次意识到,话剧能够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原来表演是可以这样的!相比之下,播音实在是太单薄了。”
张译开始疯狂阅读剧本。
老师告诉他,如果真的想走表演这一条路,一定要去北京,在哈尔滨是没有出路的。
正巧,北京战友话剧院学员班招生,张译成为其中的一员,穿上了军装。
3、因为长相被嫌弃,十年没有戏演,只能跑龙套在话剧院读书期间,全班票选出班里3个最丑的,张译就在名单里。他有一个外号,叫“驴脸”。
班上最丑的同学,外号是“对眼丑矮子”,也就是《武林外传》里燕小六的扮演者肖剑。
很多同学是天赋型演员,演什么像什么,演傻子、疯子、猴子、大象,惟妙惟肖。哭戏也是信手拈来,站在台上就能稀里哗啦地掉眼泪。
张译很害羞,他总是放不开。他问同学:“你在想什么东西,怎么可以哭得那么伤心?”同学说:“没有想什么,我就是很难过。”
这么一对比,张译的自信心被打击得渣都不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当演员这块料。
因为长的丑,他没有什么上台表演的机会。但他文笔还不错,领导安排他写串词,写会议记录,写剧本。
写得多了,他也厌烦,况且这跟表演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脾气很倔,心想:老天不给我机会,我就不能自己创造机会吗?
于是,拿着自己的艺术照去跑剧组,却一次次被拒。
有一次,一个副导演看了他一眼,很不客气地说:“我们这是偶像剧。”潜台词是:你一个丑男,瞎凑什么热闹?
连导演也都不太看好他,说:“你演戏就是个死。”
有一度,张译的人生落魄到了极点。没有任何影视剧和舞台剧找他,没有任何收入。他动了念头:要不改行当编剧算了。
他给人家写剧本,四个月写了18集,二三十万字。甲方老板突然不要了,说形势有变,涉案、暴力、血腥的题材不让涉足。
这活,白干了。一毛钱没得。
2000年,团里排练《士兵突击》话剧版。张译在里面扮演一个小角色,只有一句台词。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当场记。
别人排练的时候,他站在旁边,把所有的台词都背下来。排练结束,别人都回去洗洗睡。他还呆在排练厅里,把每个人的台词都念一遍,走一遍。
在那些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要像一个真正的演员。
18岁到27岁,演员最青春、最珍贵的时间里,张译都在跑龙套,没有得到一个好角色。
但是,他从不停止磨炼自己的演技。
有人说,你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给天意。
十年的低谷,十年的不放弃,张译终于等到出头的机会。
4、《士兵突击》播出后,张译迎来了事业高峰由于张译在话剧版《士兵突击》中的出色表现,他得到了电视剧《士兵突击》的一个角色:史今班长。
史今在北京当兵好几年,却没有机会好好看看这座城市。退役那天,他坐在车里,看着天安门前的夜景,突然哭了。
这场哭戏包含着离别的不舍,流连,以及感伤。非常让人动容。
其实,那一天,也是张译收到转业报告的日子。从此,他告别军人的身份。
因为《士兵突击》,张译走进大众的视野。长达十年的蛰伏,磨练出卓越的演技,他开始频频出现在各种电视剧、电影里。
2009年,张译主演抗战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凭借剧中角色获得2009中国电视榜“最深入人心电视形象”的荣誉。
2014年,张译在电影《亲爱的》里,饰演一位失去孩子的父亲。他费尽辛苦,找到的却不是自己的孩子。在别人寻子成功的宴会上,他用力亲吻别人孩子的脸。
然后失声痛哭。他决定放弃寻找。在他的哭声里,我们能够感到痛苦、愧疚、无奈等复杂情绪。
2015 年,37 岁的张译凭借《亲爱的》拿到金鸡奖最佳男配角。
2016年,张译主演黑色幽默悬疑片《追凶者也》,并凭借该片获得第八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男演员奖 。
同年,在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里,张译饰演基层小公务员贾聪明。
精明圆滑,爱给领导溜须拍马:“我这个人吧,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特别不愿意给领导添麻烦。”
领导木着脸,跟他说:“你闭嘴”。
在管虎的《老炮儿》,张译演一个城管。一开始嚣张跋扈,对着别人的头敲了一锤子。围观的人都说,城管打人了。
他心里慌了,赶紧左右瞄一瞄。
冯小刚演的六爷过来给兄弟出头,对着城管,反手就是一个大耳刮,城管立马怂了。
2017,张译凭借都市剧《鸡毛飞上天》,获得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 。
今年刚结束的悬疑剧《重生》,张译在里面扮演失忆警察秦驰。
他问前妻:“我应该用什么牙刷?电动的还是普通的?”一个细节充满了高级感。既有日常生活的质感,又能表现出失忆后的迷茫。
张译演过许许多多的角色,有军人,有警察,有城管,煤老板……曾经有导演给他提建议,专注于某一种人物,这样才能让观众看的眼熟,方便立人设。
但是张译说,他是演员,不是明星,不需要立什么人设。
演艺圈里有一些宝藏演员,戏红人不红。比如廖凡,比如段奕宏,比如张译。
他们只出现在电视剧里,或者电视里。很少会上综艺节目,从来不买热搜,不炒作,也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八卦新闻。
他们最让人佩服的一点是,戏比天大。
张译的朋友说,“张译没有生活,只有戏。我认识他有五六年了,他只休假过一次,为期3天,在海南。他第二天就开始想工作了。”
张艺谋对张译说:“我要看见你的颧骨”。从那天开始,张译一天只吃一根青瓜。《一秒钟》开拍那天,身高178的张译只剩下110斤,瘦到脱了相,脸颊两边深深凹陷下去。
疫情期间,剧组停工。张译每晚12点会下楼狂走5公里,因为复工之后,他就要拍通宵,他不知道哪天复工。但他要保证肌肉记忆在零点最困的时候,能够保有精力。
这么多年,张译演过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很难用一两个词来概括他的银幕形象。
但他演什么像什么,是真正的“剧抛脸”。这么踏实又低调的演员,娱乐圈真的少见了。
作者:埃及蓝。多平台签约作者。头条号月度优质账号。分享影评书评、人物故事。埃及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