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民族文化重要的载体,我们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字也是经过了很多次的演变更替,像由秦始皇统一文字前,各国都有自己不同的写法,此后每个朝代都略有不同,到了北洋民国时期一度使用成了繁体字,建国之后才慢慢变为我们如今使用的简体字。
都知道我们国家近代史是非常惨痛的,一度到了几近灭国的地步,还好我们挺住了,不过你知道么,曾经有段时间,我们的文字也有过要被毁灭的场景,同样很幸运有人坚持了,不然或许我们今天写的就是拉丁文了。
晚清以来,我国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内忧外患,如此困局下,一些有识之士就想着国家能走上一条民族自强的道路,因此进行了多番尝试。
民族自强必然民族精神文化,但在当时,这谈何容易。虽然没有准确的数字,不过进行过范围的普查,那时中国的文盲率最起码达到了百分之八十。意思就是当时的国人连识字的都是极少,精神都是麻木的,还谈什么崛起?
造成如此低的识字率,最为关键的就是当时的繁体字实在太难写、太难学,当年国家的经济也不好,寻常人家哪有那么多的余财去供这些孩子学习呢?
光是认字就不知要耗费多少精力,更何况认字还是第一步,那个年代读书习字就只是富人家的奢侈品。很多读书人有感于此,便希望有更简洁更易懂的新文字出现来提高中国整体的文化水平,有了基础才能去谈之后的民族崛起。
近几年主旋律电影中有个镜头我觉得还挺有意思,吴彦祖饰演的胡适与留有辫子的辜鸿铭辩论哪种文字更方便,‘无能无力’终还是多‘办不了’一个字。
这件趣事是否属实我没有考证过,但胡适确实是白话文运动的发起人,他想的是改革汉字,让汉字更通俗易懂,不过当时比他激进的人多太多了,很多学者认为汉字就是扫盲最大的阻碍。
在五四时期,钱玄同首先提出了惊世骇俗的‘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的观念很快得到了众多学生的认同,连大文豪鲁迅在后来的采访中也说出了这句话。他们都想要将汉字拉丁化。
1931年制定的“中国文字拉丁化”更是直接不使用汉字,只要老百姓学会了拉丁字母和拼写,就不再需要死记硬背。
看起来是好事,能让那些不识字的人快速上手,不过现在回过头看,若是真的成功了,那我们今天的汉字很大概率就不复存在了。
有人赞同自然就有人反对,其中大文豪赵元任写下了两篇千古奇文,通篇就一个读音来进行反驳,第一篇全文96个字。名为《施氏食狮史》,原文及译文如下:
还有一篇名为《季姬击鸡记》,全文78个字,同样精彩:
这两篇文章看着像绕口令,却把汉字的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其他任何语言都无法代替的绚烂。这证明了我们汉字独特的文化存在。有这两篇大作的出现,那些本来被冲昏头脑的学生有很多都冷静了下来,重新思考汉字的伟大之处。
当然赵元任并不是出来装一波就跑,他认为汉字在我们的文化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我们的根,为了自强连民族的根都丢掉了,谈何民族崛起呢?后来他还写出了《中国话的文法》等文学大作,培养出众多文学大家,为我国的语言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些大师的努力下,汉字终究没有被废除,反而流传到了现在。建国之后,同样有感于繁体字的复杂便将其简化,慢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样子。
如今汉字已成了我们国家一张重要的名片,如果当年真的不幸消亡了,绝对是巨大的损失!
,